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混改落地,“朋友圈”助力下苏宁易购如何重生?

时间:2021-07-06 19:00:00 来源:互联网

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连发十余条公告,披露其混改方案落地情况以及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等重要信息。根据公告,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拟将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转让给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股份转让价款共计28.8亿元,将分两笔支付。协议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将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7月6日苏宁易购复牌涨停,释放出市场及投资者对混改结果的肯定。

“老朋友”注资的深思熟虑

早前“买电器 到苏宁”广告语深入人心,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销售成为苏宁易购的强势业务。如今苏宁混改落地,股份转让方也出现了海尔、美的、TCL、小米这些家电企业“老朋友”的身影。

具体来说,这些老朋友都“隐身”于此次股份转让的新主体——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为88.3亿元,是今年5月由江苏省与南京市国资委联合各方参与,南京新兴零售发展基金、华泰资管、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组建的联合体。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家电品牌参与投资苏宁易购,实际上是通过为其“加油输血”的方式,达到维护销售路径多样性的目的。在李成东看来,战略投资苏宁有利于品牌降低其销售路径单一的风险,具体来说就是,进一步平衡京东对产品销售的影响力,“如果京东一家独大,那么品牌销售多样化压力会越来越大。”李成东说。

能够吸引诸多品牌投资,不得不说苏宁易购是具备一定资本的。根据苏宁易购披露数据,公司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超过4.7亿,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各类自营店面总数 2649 家(其中,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2081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 7137 家,具备全场景服务及营销能力和帮助合作伙伴、品牌商进行商品转化的流量变现能力。物流方面,苏宁易购已在 48 个城市投入运营 67 个物流基地,并在 15 个城市有 17 个物流基地在建、扩建,具备向供应链上下游商户、开放平台商户输出仓配一体服务能力。

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苏宁易购近两年在下沉市场3C零售云模式的成功探索,以及多年积累下的供应链体系、物流建设、用户及消费画像,对于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来说都是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此次深层次的资本绑定有益于未来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发展。

对于引入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家电业务伙伴的决定,苏宁易购表示,阿里巴巴及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与苏宁易购将发挥紧密的协同效应,在用户、技术、服务、供应链、仓储物流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成败皆源于业务转型

“买电器 到苏宁”,此“苏宁”已非彼“苏宁”。出于业务转型和拥抱互联网的目的,苏宁曾两度更名,2013年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2018年,苏宁云商更名苏宁易购。

在电子商务风口,苏宁易购成功实现业务转型,也迎来利润高速增长的几年。2016年苏宁云商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仅7.04亿元,2017年,其归母净利润豪翻仅五倍,达到42.13亿元,同比增长498.02%;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133.28亿元,同比增长216.38%。2019年,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但也达到98.43亿元。

而利润增长戛然而止于2020年,身陷流动资金困境的苏宁易购2020年归净利润为-42.75亿元,同比下降143.43%

谈到造成此次苏宁易购经营危机的原因,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苏宁自2020年底开始归根结底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流动性出现了困难。

而更多产业人士将这次危机的原因归结于苏宁易购业务扩张过多过快,主营业务增长无法支撑,投资业务耗资大,获利周期长,桎梏了苏宁易购的流动资金。

“金融、科技、地产、物流、文创、视频、投资等,基本上这十年比较有些‘前卫’的商业形态苏宁都做了一遍。”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非聚焦业务转型 或将为苏宁债务危机爆发原因之一。“不排除确实这些商业形态占据了苏宁很大的精力,内部管理、运营能否跟上,加上非聚焦的一些产业投资也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苏宁的债务风险。”陈虎东表示。

事实上,近两年在电子商务的成功转型下,苏宁开始了业务扩张转型之路,涉及零售,地产、物流、金融、科技、文创、体育、投资等八大产业。值得注意的是,苏宁易购为实现业务发展,甚至在2018年清空所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获得141亿元,孤注一掷之心由此可见。

孙为民表示:“一个是转型遇到的不对称的竞争加大了我们的投入。另外,在近期疫情期间,我们的一些投资,就是在去年的时候做的一些投资,触发了金融机构的恐慌,金融机构的收贷又传导到整个集团的业务和上市公司的流动性。”

开启减法为核心的业务转型

混改落地后的苏宁易购将开启以“减法”为核心的业务转型。这是苏宁易购前掌舵人(宣称如今已无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在今年春节苏宁全员开工团拜讲话定下的发展基调。

“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张近东指出,2021年苏宁要牢牢把握“聚焦”和“创效”两大发展主基调,实现从商业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转变、从零售商向零售服务商的升级。

苏宁易购透露,今年公司大刀阔斧进行业务变革,加快开放赋能、优化线下店面结构、推动大快消供应链融合、推进物流网络的结构调整;将聚焦家电、自主产品、低效业务调整以及各类费用控制四个利润点,强化苏宁易购主站、零售云、B2B平台、猫宁四个规模增长源。张近东表示,要自上而下聚焦零售主航道、主战场,深挖供应链、全场景运营、用户服务、零售技术的护城河,凸显区域管理网络的特色化优势。

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将亏损为25-32亿元,在此背景下,7月6日苏宁易购复牌还能出现涨停,说明市场和投资者对减法业务转型以及混改结果的肯定。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指出,新股东带来的百亿资金或许能缓解苏宁的短期资金链压力,但要想真正化解危机,同时应对与京东、淘宝、以及国美的混战,张近东和苏宁易购依然有一场硬仗要战。

“复牌涨停说明投资者认为苏宁易购的短期内还是乐观的;能否获得市场和投资者长期加注,苏宁易购只能靠自身业务增长来来回答这个问题。”李成东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